台南區農改場創立於民國前10年,在台南市林森路歷經101個寒暑後,因時空環境變遷及配合台南市都市計畫變更,乃另覓新地遷建,並於92年11月24日遷往台南縣新化鎮牧場70號,舊場田間試驗工作將持續到93年3月。而蕃茄品系育苗場就在a圖的左上方,筆者12月19日前往該場,研究室的王仁晃先生指出,目前該處的蕃茄試驗品系尚有四、五百種,而黃肉小果蕃茄-台南十二號(金豔),歷經五年的努力,於92年1月7日,由農委會召開黃肉小果蕃茄,新品種登記命名審查會,委員包括台灣大學、中興大學、農委會專家學者共十多位,經過書面試驗資料及田間實地審查通過命名,登記為「台南十二號」商品名稱「金豔」。
蕃茄在西元1622年荷蘭人佔據台灣時就引進,當時僅是觀賞用的,到了19世紀末,日本人引進栽培品種,由農業試驗機構推廣高經濟價值的蔬果兩用的作物。一般蕃茄適合生長於冷涼、乾燥氣候環境,但台灣夏季高溫炎熱多濕,較不適合生產,因此每當夏季時蕃茄量少價高,所以育成可供全年栽培的高品質品種,一直是研究人員努力的目標,而台南十二號是本場因應消費者多元品種的需求選育出的品種。具優點是果實顏色鮮黃,成熟後轉色完全,果實硬脆、不易裂果,糖度高且風味十足,經清洗後一口一粒,實用上相當方便,適合現代人的消費習慣,且一年四季都可生產,由其蕃茄中的維他命A(β胡蘿蔔素)含量最為豐富與蕃茄紅素相同,可說是天然食物的極品。
目前該農改場也正積極的試驗高品質設施「串收蕃茄」的生產,這種蕃茄帶果梗的販售方式,在歐、美、日各國早已是新鮮高品質蕃茄的代名詞了,優良的串收蕃茄特性包含同一果串內果粒大小均一,果粒之間的距離適當,果實硬度佳,果蒂能維持其新鮮度且不脫落,果串櫥櫃壽命長,果實品質與口感優異等特色。(參放台南區農業專訊4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