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其明瞭這項傳統,所以二十多年前,美國導演諾曼朱威遜(Norman Jewison),作品有著名的音樂劇 電影「屋上的提琴手」、「萬世巨星」在他的片子「滾球大戰」(Roller Ball)裡,一開頭就在規模極大的 體育館內,採用巴哈那首膾炙人口的管風琴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曲(Toccata und Fuge d-moll)作為開場音樂 ,時而轟轟然震耳欲聾、時而高亢入雲的樂音,似乎在預示一場殘酷的競技格鬥儀式即將展開,也就更能令 人理解了。 |
|
||||
巴哈本來就是一位管風琴師,而他早年某些扣人心弦的重要作品,也都是為管風琴而作的,事實上,也 是為教會而作的。他的音樂結構,充分顯現了基督教的情懷。他曾經一再強調,他的目標是在為榮耀上帝而 創作規律嚴整的教堂音樂。 |
|||||
大家所熟知的人道主義者史懷哲醫師,即是哲學家、神學家,更是一位專研巴哈有成,著有專書((巴 哈傳))(J.S Bach),甚至自己能夠設計、製作管風琴,並自行演奏的音樂家!他還以此演奏的才能,在歐 洲四處演奏,募集經費,支應他在非洲的人道行動。 | |||||
|
|||||
|
|||||
管風琴的結構果然複雜無比,施牧師和助手足足花了一個月,才把管風琴組裝完成,其中之一置於東海 大學體育館。不過,嬌貴的管風琴確實不敵館內的濕氣、木皮震動等因素,音樂受到嚴重的傷害,甚至不知 所蹤,加上該館整修在即,所以到了民國六十三年,終於不得不拆解收藏起來。 民國六十六年,太平境教會的王南節牧師結識施牧師,對那深鎖倉庫內的管風琴極表興趣,遂向教會報 告,獲得熱烈的迴響,大家踴躍捐輸,台灣第一部教會用的管風琴於焉誕生。那年九月二十八日首次舉行管 風琴演奏會,可說盛況空前,隨即在十月八日舉行了隆重的管風琴奉獻禮拜。起初,這部管風琴是由外國籍 教師負責在禮拜中司琴的,例如伊天賜牧師,以及台南神學院院長蕭清芬的夫人蕭邱碧玉(現總統府顧問蕭 美琴之母)。 另一部管風琴,原先也安置在神學院的禮拜堂裡,惟經多年的使用,也到了必須大肆整修的地步,所以 現在也收進倉庫,不再使用,而於四年前由德國購入新琴,一部是教堂風琴,一部是練習用琴。管風琴的演奏,的確是府城難得幾回聞,所以千禧年的年底,台南文化資產保護協會舉辦「西方宗教在 台灣」特展時,也配合在太平境教會舉行了一場管風琴演奏會,受到音樂愛好者的歡迎,為千禧年畫下一個 美好的句點。 |
|||||
圖一:太平境教會管風琴 圖二:太平境教會練習詩歌情形,二樓置有管風琴 |
|||||
撰文:詹伯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