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層
現在位置 >> 首頁>> 莉莉水果有約月刊 >> 看見與分享
            第八期目錄:  認識龍眼 || 老照片的故事 || 水果透視 || 看見與分享
看見與分享

 吃水果之一∼吃得好吃得巧
今年由於上半年風調雨順,大致瓜果尤其果樹類的水果,可說是大豐收年,如以近尾聲的荔枝比起去年六月受豪雨的影響,今年增產達108%,及正出產的龍眼也較去年增產91%,若與近三年平均產量比較此兩種各增產約三成, (參考農林廳88年6、7月農情報告),還有其他的有椰子、檸檬、芒果、木瓜、高接梨及西瓜,小玉瓜,都受到今年反聖嬰氣溫偏高,生長快速比往年提早採收。
水果豐收直接對消費者是一大福音,因可吃到物美價廉的新鮮水果。但在果農的立場一則喜一則憂,喜的是眼見自己所栽種的果樹開花結果,充滿著豐盛的生命,一粒一粒飽滿美麗,又結實纍纍的收成,頗有成就感;憂的是果農用心的栽培管理果園,為的是除了有好收成外,更重要的生產果實能賣到好價錢,而經濟效益,完全仰賴於市場供需原則來定論,如水果產量過剩,相對的採收的工資也增多,而市場的產品供過於求,只能賤價出售,甚至血本無歸,而放棄收成前的後續動作,因此品質差就『俗俗賣』,正也合乎國人多數人『重量不重質』的消費形態,故就有許多消費者因『俗』,就買了一堆回家,吃時發覺品質不如理想,口慾大為消滅,因而錯過當今盛產水果最好吃的時機,在行家眼裡『一分錢一分貨』 ,水果只要細心挑選品質好,雖然價格高些是值得的,因你可品嚐到『色、香、味』又安全的優質水果,一方面也是鼓勵果農有信心栽培更完美的水果。
台灣的農產品,自光復以來透過農政單位,積極輔導與教育,使各色各樣的品種改良成就享譽國際。但由於市場導向的趨勢,又因『俗擱大碗』的消費心態,遠不如鄰國的日本人重質的消費。對於高品質的水果在市場是供不應求,促使農業經營者,不斷研發科技化農業,改良新產品的精緻水果,以自然健康又美麗來滿足消費需要。
也許我們對農產品的認知宣導得不夠深入,其實水果在大自然中透過日光、水分、土壤的生化作用,太陽的電力及磁波力,藉著土壤內有機微生物的分解合成,其溫度、熱度與光線的轉換,孕育它成為各種食物中原子(細胞) ,使它的能量能階最高增強免疫力,而且一個成熟品質好的的果實,能直接提供人們熱與能,而不需要從體內再額外消耗能量去分解,也深盼我們吃水果時應挑選健康成熟,並多認識各種水果的營養成份,供應身體的需求,食用時勿暴飲暴食,適可而止,保持你的身體精神最佳的狀態,使你的人生更有色彩,更有生命力。

撰文--李文雄

台灣俗語

※少食卡滋味,濟食無趣味
多吃無味。
斷言好東西不宜多吃,少吃才能體會出『滋味』來,而多吃就沒什麼意思了。
這句俗語是很工整的對偶式反對句:雖然『少食』對『濟食』無奇,但是『卡滋味』對『無趣味』卻對得相當活潑生動。
※食飽,好物無巧
飽又饜了。
串門子的人,用來婉謝主人招呼吃飯的話。意思是說,你們的腥臊一定很好吃,可惜我粗菜便飯已經吃得很飽,吃不下了。類似句有『蕃薯吃飽,芋仔無巧』芋仔雖然比蕃薯好吃,但我吃飽蕃薯,沒有吃芋仔的食慾了。類似這種說法的,古以色列人也有:『飽足的人拒絕蜂蜜,飢餓的人連苦澀的食物也覺得甘甜。』 (《聖經•箴言》27:7)
無巧 :沒有刺激(食慾)的功效;這裡不含『沒有什麼希罕』的意思。
這句『食飽,好物無巧』,所指的,假如只是因『飽』而不知什麼是『好』物的話,也就可以不論『巧』這回事了。
  ”摘自台灣俗諺語典”

摘自台灣俗諺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