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層
現在位置 >> 首頁>> 莉莉水果有約月刊 >> 認識香蕉
  認識香蕉
  學名:Musa sapientum L.
英名:Banana
 
  概述:  
 

香蕉屬芭蕉科(Musaceae),為高大草本植物。香蕉一詞為民間通稱,專指食用之蕉果而言。香蕉又名甘蕉、芭蕉、弓蕉,本草綱目云:『其肉甜如蜜,四五枚可飽人,而滋味常在牙齒間,故名甘蕉』,萬雲南州異物志曰:『甘蕉即芭蕉之草類也』。臺灣土名弓蕉,言其果形似弓也。名雖不同,實則同指芭蕉屬植物中無核果可食種類而言。香蕉主要生產地區包括中南美洲、非洲、東南亞及亞太地區;而臺灣自大陸傳來,已有兩百多年,一年四季均可生產,其產量高、管理粗放,香蕉在臺灣人的心目中,始終被視為廉價水果。

民國50年代,香蕉曾是推動台灣農村繁榮的幕後功臣之一,當時栽培面積達四萬多公頃,創下40餘萬公噸的年外銷量,高居世界第四名。台灣香蕉因具有獨特的風味,台灣也被國際稱為『香蕉王國』的美譽,如今雖然昔日風光不再,香蕉迄今仍是臺灣外銷生鮮農產品的主力,並朝向精緻農業的方向發展。

 
  品種:  
 

臺灣香蕉品種栽培繁多,觀賞用有美人蕉、青蕉、千層蕉…等,而可供食用的品種,較普遍的如下:
(1) 北蕉:屬華蕉系,是臺灣最重要的栽培品種。果重達25~30公斤,平均有8~9把果手,果實綠色,催熟後轉為黃色,果肉淡黃色,肉質細緻,味甜芳香,是品質極佳的品種。
(2) 仙人蕉:仙人蕉乃北蕉芽變種,株株較高,葉片較窄長;開花後,苞片均脫落為其特徵。
(3) 台蕉一號:是從北蕉組織培養苗篩選出來,本品種於1992年7月通過命名為台蕉一號;果房上下整齊,產量較北蕉稍輕,但外銷合格率高,催熟後轉色均勻,風味與北蕉相似。
(4) 台蕉二號:該品種於1993年通過命名為台蕉二號,產量及品質均與北蕉相似,推株高比北蕉微矮,莖粗壯,而風力強。
(5) 呂宋蕉:本種係由菲律賓引進台灣,俗稱南洋蕉或芭蕉,芭蕉果串重較輕,可達21公斤,約7~8把,果指短小約10~15公分,果實淡綠色,熟果橙黃色有條紋,果皮薄易裂,果肉黃白色,帶有酸味,香味甚濃。

其它品種尚有紅皮蕉、粉蕉(又稱米蕉);及李林蕉(又稱樹蕉),在臺灣南部蕉園,偶有種值,市面上較少見。
(部分圖由台灣香蕉研究所提供)

 
 
  產期及產地:  
 

臺灣香蕉一年四季皆可抽穗、開花、結果,隨氣候的變化,香蕉的生育期在南部約11~12個月,中部約13~14個月,北部則長達15個月以上。台蕉的風味亦有季節性的差異,分為春蕉、夏蕉、秋蕉、冬蕉,其中又以春蕉在冬季開花,春天採收風味最佳;至五、六月後,氣溫漸升,雨季來臨,香蕉風味逐漸差。

而同樣季節,香蕉的品質也有地域性的差別,如:中部山坡地生產的秋蕉風。其產地目前在高屏地區、彰化、台中、南投皆有盛產,而高雄旗山一望無際的碧綠蕉園,被稱為『香蕉王國』的美譽,此外台中蕉的名氣也不小,一般稱台中蕉為『山蕉』,產區以集集為主,旗山產的稱為『田蕉』。

 
  採收:  
 

香蕉在高溫季節採收,若熟度太高則不耐貯運,而低溫時期熟度可稍提高;如1~3月為7分半~8分飽,4~5月為7分半飽,6~8月為7分飽最佳。青香蕉的催熟加工,以14~20度低溫,慢速轉黃(約須5、6天)的情況下催熟最為香甜。

香蕉果皮在採收時後容易引起擦壓傷,故務須小心搬運和包裝,保持亮麗的果把,方能吸引消費者。


摘自"台灣農家要覽"
 
  功能:  
 
 
  成份:  
 


資料來源:Stover and simmonds. 1987,and john and Marchal,1995.


  選果:  
 
所謂高品質香蕉是指果把之果形整齊,大小適中,飽度8分,果皮沒有擦壓傷,色澤鮮豔,櫥架貯存生命力強,果肉香、甜、Q,為最佳品質。家庭保存香蕉,在未完全成熟時,可以放置於冷涼通風處;一旦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就必須趕緊食用或放置於冰箱內,冷藏時會有脫水現象,有時果皮雖已轉為黑褐色,但果肉仍能保持良好品質,尚可食用,不應隨意丟棄。

            第26期目錄:  認識香蕉 || 府城台灣第一 || 水果透視 || 看見與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