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層
現在位置 >> 首頁 >> 厝邊頭尾兮故事 >> 台南神社外苑的故事(上)
孔廟與大榕樹 海東書院
台南運河話古今 吳園的起造者吳尚新與台南神社
光復後的台南神社 台南萬壽宮的前生今世
台南神社外苑的故事(上) 台南神社外苑的故事(下)
檨仔林篇 清代石龜的腳蹤
厝邊頭尾兮故事(八)
                        ∼台南神社外苑的故事(上)

  日據時期,日本人為紀念北白川宮能久親王,一開始僅設立『御遺跡所』 。於西元1920年御遺跡所擴建為台南神社,爾後,又於西元1935年增建神社神苑,神苑分為內外兩苑。上一期厝邊頭尾的故事主要述說台南神社內苑從臺灣光復後至今的變遷,內苑在光復後歷經忠烈祠、體育館到現今的地上藝術公園及地下停車場。內苑如此豐富的空間變化,外苑的精彩度也不遑多讓,本期的故事就從神社外苑出發。


  台南神社外苑的範圍大致為西自忠義路,東至南門路,北自友愛街,南至府前路,這個空間,於明鄭時期建造孔廟,清代尚有海東書
院的設立,此處因而躍身為台南府城的文教中心,帶動週邊的人文氣息。清代康熙年間,這一帶附近的街道出現了『集市』。集市主要提
供當時府城人們每日用餐與食用的各類蔬菜、瓜果,以及使用炊煮東西之際所需薪柴的交易場所,亦即清代宮書所述的『菜市』、『柴市』。依據這些官書記載,推測昔日集市的大約位置:東以現今的南門路,西邊靠近忠義路,南自樹林街,北沿府前路,依這些街道圍繞構成的長方體地理型態,南邊的一半範疇屬於柴市,北邊另一半則是菜市範疇。

 
▲神社外苑全景

 

  菜市與柴市的活動情形,依據宮書所載,大體而言,菜市從清晨三點起,天未亮時必須點蠟燭照明,自早上九點間結束。居住於郊外種植蔬菜瓜果的農家業者,將之前剛採收下來的各類蔬果加以整理後裝入籃子,接著用牛車將蔬果運至菜市,並將這些物品排列在自己的攤位範圍內,待買者選購。菜市結束後不久,緊接著柴市開市,柴市一直到下午五點間散市。柴市的販賣者多為住在郊外山上的人家,這些人家到山上砍伐樹木,鋸成適當等長後搬回家中,逐一劈成或粗或細的長條狀,加以曬乾後略做粗細分類,適量的以稻草綁成一捆一捆,販賣時就是以捆計價。

  此一集市從康熙24年一直持續三十餘年,因為人口逐漸增加,各地開始繁榮,集市業者便不再前往這一帶,分散至各處的集市慢慢興盛,原本在孔廟附近的集市遂逐漸沒落。

  日治時期,日本政府為了改善環境衛生以及管理分散各處的集市便開始成立『菜市場』。日本政府成立的第一個菜市場,即為台南人熟知的『西市場』 ,成立時間為明治38年(民國前七年,西元1905年)。當時日本政府還設立專供日本人購買的菜市場--『南門市場』,成立時間為大正20年(民國20年,西元1931年)。筆者的父母親也曾在當時的南門市場裡面販賣蔬果,而筆者即出生於南門市場內。臺灣光復後,日本人離開臺灣,原本只供日本人購買的南門市場便逐漸沒落。筆者的父親也於民國36年(西元1947年)從南門市場遷至現今的府前路上。神社外苑這個空間,日治時期之前,即為府城重要的文教中心。除了有孔廟及海東書院(清末已式微)之外,該區仍有不少私墊。後來日本政府徵收該處上地,建為台南神社外苑,時為昭和12年(西元1937年) 。外苑範圍西自忠義路,東至南門路,北自友愛街,南至府前路,外苑造景以日式庭園為主,清幽雅緻,吸引不少遊客前往。

▲清末時,果農搬運水果情形。  
 
▲清末時,果農搬運農產品所用的牛車。  
 
▲清末時,蔬果運至菜市,並將這些物品排列在自己的攤位範圍內,待買者選購。  
 

  神社外苑庭園造景有一泉水座,以花崗石建造,直徑173公分,高83公分,泉水日夜不停地湧出,沿著人工水道流出,供前來神社參拜者洗手;此外,孔廟泮池的池水也注入此水道,兩處水源匯集後,成為一條小溪,溪上建有一座拱形橋,溪水流經今府前路、台南浸信會,最後注入府城兩大水路之一『福安坑溪』(今南幹線)。因為造景優美,當時不少遊客紛紛在該拱形橋及小溪附近留影。

▲遊客在拱橋及小溪附近留影。 ▲神社外苑庭園造景有一泉水座。 ▲演武場(圖片提供/林孝璋)

  外苑除了有庭園建築,靠近友愛街還有日本傳統社殿式樣的『武德殿』 。武德殿的建造起因於日本人為提倡『武士道』精神,而在台灣各地建造不少的武德殿。台南武德殿原位於當時的大正公園(今湯德章紀念公園)東側(今中西區區公所),當時稱為『演武場』 ,意即練武的場所,為台南武德殿的前身。後來擇地於台南神社外苑東北隅重建,緊鄰台南孔廟,時為昭和11年(民國25年,西元1936年)。台灣的武德殿建築基本特色如下:主入口設於二樓,一樓為各種附屬服務空間,二樓為主體大空間,西面為柔道場,東面為劍道場,北面正對入口則為神棚(神龕) ,而台南武德殿是現存同類建築中最特殊且最具代表性,台南武德殿前東側還有射箭場。

  這些有著深厚日本色彩的建物,隨著臺灣光復之後,也開始產生質變及量變。民國35年,於台南神社外苑原址成立台南市立中學,第一任校長為韓石爐先生。民國42年8月,市立中學與南區逢甲國民學校(該校地為現今大成國中所在)互換校地,同年9月改稱為忠義國民學校至今。

 

▲日治時期武德殿(圖片提供/財團法人台南市文化基金會)

  成立市立中學之初,校區內仍保有神社外苑的許多日式庭園造景,庭園中的小橋流水在日治時期並無題名。在市立中學成立之後,當時的校長楊德鈞將拱形橋題為『成功橋』,橋下涓涓流水則名為『成功溪』。筆者幼時常與一群玩伴在成功溪附近玩耍,灌肚巴仔、釣鰻魚、拈田 (抓蜻蜒) 、掠四跤(捉青蛙) ,玩到忘我忘時,玩到全身又溼又髒,因此回家之後,當然也就免不了被母親訓罵一番。

  原本日冶時期的武德殿,則成為後來忠義國小的禮堂。依據忠義國小一名已退休的林清德老師所述,武德殿的原始建築恢宏非常,二樓地板部份使用上

等木材鋪上榻榻米而成,作為柔道練習及比賽場地。武德殿的週邊有迴廊,其正面設有銅製電燈四座,夜晚電燈點起甚為壯觀,可惜光復後遭不肖之徒陸續拆光。忠義國小接手之後,一樓原本的空間曾作為福利社、教室、校長臨時宿舍、市政府員工臨時宿舍、教師宿舍、校工宿舍等之用。過去在武德殿的住家,如今已全部遷出。現今的台南武德殿也正在進行修復工程中。

 

  民國五十年代,忠義國小為擴建校舍及運動場,拆除原有神社外苑的景觀,包括成功溪,成功橋等。許多老台南人,包含筆者在內,對於這些雅緻的庭園造景,有著濃厚的情感和回憶,面對勢在必行的拆除工程,內心感到惋惜不已。一架空軍推土機不僅快速地推掉了神社外苑景觀,也殘忍地將老台南人對於此地的回憶一一抹去。神社外苑景觀幾近消失,忠義國小後來將成功溪的上端重建為動物生態觀察園,僅存回憶片片。

  筆者不禁思量,在這裡求學的孩子們,是否知道自己的學校曾經是什樣貌?是否知道自己的學校曾經是一座有著濃濃東洋風的庭園建築?知道也好,不清楚也罷,總之這些過往,也只能藉由僅存的老照片向我們述說。

  然而這一切的遺憾,隨著一場忠義國小校區的改建工程,開始發生轉變。

  民國90年2月,忠義國小操場進行擴建及圍牆開放空間景觀工程,施工單位竟挖到一座石柱橋墩(圖1l操場西南角靠府前路一帶出上的石柱),上頭並有宮燈造型,筆者在第一時間前往查看,證實為當年的成功橋橋墩。文史人士開始懷疑忠義國小操場下埋有更多台南神社外苑遺跡。 


▲動物生態觀察園,攝於約民國80年代。


▲操場西南角靠府前路一帶出土的石柱。
   

  民國94年了月1日,負責修護市定古蹟武德殿的施工單位,開著挖土機挖掘武德殿前方的土地,施工設計原本要在這裡鑿出一條人工水道,結果,器械碰觸到地下某種堅硬的東西,工程人員憑著多年開挖經驗,認為可能挖到某建築硬體,於是放慢速度仔細地挖,沒想到隨著剷除的泥土漸漸撥開後,竟是一座完整的橋面!這座橋面寬約六公尺,厚度有十五公分,鑿面是花崗石材質的石橋,這座拱形橋正是日治時期台南神社外苑的遺跡之一。

  文化局隨後也偕同台南市文獻及古蹟暨歷史建築審查委員前往現場會勘,再次確定挖掘出土的是日治時期台南神社外苑拱形橋遺跡,尤其花崗岩橋面保存完整,委員們推測深挖的話可能整座橋都還存在,並請文化局委請施工單位加深和加廣水道範圍,果然整座拱形橋現身。成功橋雖然出土,但是原本應為四座的石柱橋墩卻只找到兩座,筆者認為從成功橋整座掩埋來推斷,五十多年前忠義國小進行校地整建時,應該僅把整座橋就地掩埋,而橋墩和兩側護欄因高出橋面,被直接打掉,因此很有可能被埋在附近的地下,如果擴大挖掘範圍,找到另外兩座橋墩的機會相當高。

  目前成功橋復原工程大致底定,相關單位決議保留成功橋出土的樣貌,而非恢復成功橋在日據時期的樣貌。因此未來市民看到的成功橋樣貌將會是一座花崗岩材質的橋面
搭配兩座橋墩(其中一座橋墩有部份毀損,原本應有四座橋墩。)因為相關單位這樣的規劃,因此在成功橋的一旁目前還另闢一條小道可供民眾日後就近觀賞這座曾被覆蓋於地下的成功橋。

  古蹟的出土應該保留出土後殘破的模樣或是恢復原本的樣貌?各方說法不一。但是以筆者的觀點,既然成功橋既非市定古蹟,而且目前也都還有過去的老照片可參考進行復原,為何不將成功橋復原?筆者的立場傾向於恢復成功橋的原貌,成功橋橋身以及橋墩有著相當雅緻的樣貌,除此之外,也期盼相關單位能再現當年成功溪在橋下潺潺流動之美。一座橋被建造出來,就應該好妤利用,因為這是橋被建造出來的天命。保留出土的模樣,將使橋失去原本的功能,僅能遠觀而不能與之親近,久而久之,橋就不再具有它的功能,甚至慢慢地被人們遺忘。那麼當初保留出土模樣的美意是否還能延續?


▲文化局許耿修局長(中)現場勘查。


▲橋面出土。
 

  成功橋的一端是全台首學台南孔廟,另一端是建築恢弘的武德殿,一座橋可以承接兩個如此有歷史意涵的建物,並不多見。這區的百年老樹不少,站在成功橋上,讓人有種與歷史接軌,與大自然相親的感動。

  筆者以一個在地人的觀點,提出自己的看法,乃是筆者去國外旅遊時,看見國外如何保護和利用自己國家的文化資產使其能永久保存並且增加國家收入。回頭想想府城建城超過兩百餘年,文化資產之多,恐怕是許多市民都不知,對於保護自己文化資產的概念也尚未形成共識。筆者振筆疾書這些過往歷史種種,並非認為相關單位的努力不夠,而是希望相關單位,除了聽取專家學者的專業意見,也能多多聽取在地人的想法。畢竟,這塊土地不只是政府與專家學者的責任,更是每一位市民的責任。

  對於這個同樣歷經百餘年時間淬鍊,從孔廟,海東書院,到台南神社外苑,如今已是教育國家未來希望的忠義國小。這裡仿彿註定成為文教聖地,或許是一旁的孔廟默默地庇蔭著。然而依據學者范勝雄先生在《府城叢談》一書中指出:『據言新科狀元謁拜孔廟時,應走泮池上之狀元橋,逕由櫺星正門入,而不走大成坊,這是殊榮,也是禮遇。惟台灣府學泮池(即台南孔廟泮池)本無橋,亦未出過狀元,斯亦預為成讖耶?』

  過去的海東書院造就不少人才,例如:丘逢甲、汪春源、許南英、鄭鵬雲等人皆曾受教海東書院。府城人才輩出,但是如同范勝雄先生書中指出,府城無狀元,與台南孔廟泮池無狀元橋,竟成了一種巧合。如今要將孔廟泮池建造一座狀元橋似乎不可行,但筆者想到還在施工的成功橋,是否能成為替代孔廟泮池無狀元橋之缺憾?巧合的是,這橋名為『成功橋』。忠義國小的老師帶著小朋友走過成功橋,來到孔廟,學習孔子的儒家思想,念誦論語經典,讓教育從小扎根。我們並非期待每個走過成功橋的孩子都成為狀元

 
 ▲成功橋。

郎狀元女,但至少我們可以讓孩子培養儒家以禮為本,仁愛為懷的精神。這些孩子們有一天長大之後,也會永遠記得在小學的時候,曾在孔廟念著經典的點滴回憶。自小培養品德教育體會人生,相信孩子們至老也不會忘記的。

參考文獻:
  *莉莉水果月刊,第43期,府城寶盒挖挖挖之府城昔日的菜市,柴市。陳登風著。
  *台南市刊,e代府城,2005年9月第14期。台南市政府出版。
  *府城叢談,府城文獻研究(五) ,范勝雄著。民國87年,台南市政府出版。
  *台南市古蹟與歷史建築總覽,傅朝卿著。2001年11月,台灣建築與文化資產出版社出版。